消息一出,中國的吃貨們氣得口水都流出來了!
這么好吃的東西,你們竟然能容忍它們長滿海岸?
不少網友表示要組隊去丹麥吃生蠔
說吧,要哪個級別?
是吃到珍稀,瀕危還是滅絕?
一句話的事兒!
只要開放免簽,我們可以自帶蒜蓉老干媽和烤架~
再來瓶雪花,讓我們勇闖天涯!
不過大部分人也就是說說而已,并沒有真的要去丹麥挖生蠔
然而就在大家開玩笑當段子說的時候
一個成都吃貨妹子竟然真的說去就去了!
邊苗苗沒想到,,讓她外出吃個生蠔都有了滿滿的自豪感。
更令她想不到的是,以前在成都常吃的爆炒生蠔,竟然分分鐘征服對食物要求苛刻的丹麥朋友的胃。
5月12日,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邊苗苗笑聲不斷,“父母也很開心,他們都說,危難之時還是中國人顯身手哈。”
7年前,四川姑娘邊苗苗和丈夫羅尼一起到了丹麥,雖然偶爾也會吃吃生蠔等海鮮,但從沒有到海邊挖生蠔的經歷。
,身邊的丹麥朋友們對此很平常,邊苗苗第一反應是:可能是開玩笑的。后來,丹麥的華人開始轉發這個消息,而國內早就火成了一片。
恰好,此時父母從國內來到丹麥看望自己,當地時間5月8日,邊苗苗一家應朋友們之約,從居住地奧胡斯一起驅車前往海邊挖生蠔。
一行五家人,除了開的車,細心的朋友們還準備了一個拖車。拖車上,除了連身衣,雨靴、手套等挖生蠔的工具,還準備了燒烤架、裝生蠔的桶、購物袋,蒜蓉和調料這些必需品更是一件都沒有落下。
從家驅車約兩小時后,邊苗苗一家到了海邊。
,生蠔也很多,但岸上沒有。”邊苗苗說,,很多人都來這里,可能把岸上的生蠔挖走了。
同行的中國朋友中,有兩人是醫生,他們確定這些生蠔可以生吃后,邊苗苗挖起一個生蠔打開,在丈夫羅尼驚訝的目光中,一口吃了下去……
一番分工后,有的人在岸上支好燒烤架,有的人則開始下海挖生蠔。
“生蠔跟石頭長在一起,生蠔邊緣很鋒利,不穿雨靴很容易受傷,徒手挖幾乎不可能,而且勁兒使大了會劃破手套殃及手,所以一定需要用鑿子和鏟子。”邊苗苗說,朋友中之前有人去年來挖過,所以經驗很豐富。
這里的生蠔比國內的一些海鮮店內出售的大,平均個頭在近20厘米左右,20多個就能裝上一桶。
開始時,在朋友們帶領下,邊苗苗還比較保守,挖上一桶后就送回岸上,加工燒烤。生蠔烤熟后的香氣吸引了不少丹麥當地人前來,當得知邊苗苗是在挖生蠔,且燒烤架上的是很有中國特色的碳烤生蠔時,許多丹麥人紛紛伸出大拇指點贊。
不過,當邊苗苗的醫生朋友們盛情邀請他們品嘗時,并開玩笑稱幫助他們解決生蠔污染時,這些丹麥多選擇了微笑著婉拒。
隨著越往深處走,生蠔越來越多,遍地都是。邊苗苗等人撒開了挖:就像在四川,進了一個采摘園,隨便吃,放敞地整。
邊苗苗和家人挖了三四百斤生蠔,除了生吃,現場燒烤外,最后還帶了幾大桶回家。
盡管如此,邊苗苗仍感到惋惜:“還是沒有經驗啊,桶帶小了,要是天氣好的話,我們還要烤幾個小時,起碼還能挖幾百斤生蠔。”
回家后,在擅長廚藝的父母操作下,帶回來的生蠔等按照四川的吃法,做成了碳烤生蠔、爆炒生蠔,生蠔烘蛋等……
這里的生蠔能吃?一個個灰不溜秋的生蠔還能變成這樣一道道菜品?這些變化,讓羅尼和他的丹麥朋友們傻了眼。邊苗苗來丹麥4年多,在她的印象里,丹麥人對食物很小心,生蠔基本上只有一種吃法:配點檸檬汁,生吃。
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后,羅尼臉上起了化學變化,三下五除二把一盤爆炒生蠔吃得精光,一家快朵頤。
沒兩天,幾個丹麥朋友聞訊主動找上了門:聽說你們家發明了一些美食?熱情好客的邊苗苗父母一陣忙碌,把菜品端上桌時,幾個丹麥朋友你望著我,我望著你,反復確認:這,能吃嗎?
考慮到當地人吃得清淡,邊苗苗父母把辣椒放得很少,盡管如此,當第一口爆炒生蠔下肚時,朋友們還是辣得直伸舌頭。
不過嘴上說著辣,但身體卻很誠實,一大桌子生蠔還是被吃得干干凈。聽說四川還有很多種做海鮮的做法,他們一臉的羨慕:你們四川真幸福啊。
臨走前,幾個朋友剛出門,就轉身約起了邊苗苗一家:過幾天,再去挖,好嗎?
雖然有丹麥朋友點名要吃“川式生蠔”,但也有不少丹麥朋友對此敬而遠之。網上有人稱丹麥人不吃生蠔是因為生蠔不干凈,邊苗苗認為,丹麥人對食物要求比較小心,也比較簡單。飲食習慣不同,造成他們對生蠔的需求量不大。
邊苗苗將挖生蠔的圖片發到朋友圈以后,也得到了國內許多朋友的點贊,也有人抱怨:咋個不給我郵寄兩噸回來?一些四川的朋友甚至強烈要求,讓邊苗苗在丹麥把生蠔曬干后郵寄回來,做成產業……
邊苗苗表示,丹麥的生蠔真的很肥很甜很好吃,等秋高氣爽,生蠔肥了,肯定會再去。
厲害了我的姐!
丹麥人聽了震驚,丹麥人聽了流淚啊!
生蠔烘蛋的照片真的是把我看餓了!